2019/10/15

形隨力轉 – 淺談創作演化的經驗

形隨力轉 淺談創作演化的經驗
主講人:陶雕藝術家楊上峰教授
陶雕藝術家楊上峰教授,創作多年,展出經驗豐富,日本大學藝術學院研究所造形藝術碩士畢業,現任教於東方設計大學美術工藝系,其自2004年「變動中的結構」、2006年「解體/再構」、2007年「城市變異—時空飛行=繪畫性與雕塑性的變奏結構」、2009年「靜省—立體裝置展」、2012年「屈從的張力」、2015年「複構的風景」、2016年的「境‧遷:沈思的時間」、「形隨力轉」,到2017年「物競心擇」,15年間楊上峰教授持續將個人生活在社會的實際感受,回應到創作時與作品的抽象互動。



「形隨力轉」這個詞是楊老師2016年個展的主題,它更是伴隨多年來的一個課題。天地萬物都有形在藝術的創作上,造形是一個重要的根本形跟著力量轉,什麼是力量力量就在每個人生活中所產生的外在和內在的影響。「創作就是我的生活」,「作品就像我的代言人楊教授把生活中看待事情的價值觀轉化成作品。
楊上峰教授從小就在藝術家庭長大,父親為名陶藝家-楊元太老師,玩陶土和燒陶是生活中再自然不過的事了,所以對於「土」這個素材也就沒這麼注意。對美術似乎也是如此,從小眾人就認定他該就讀美術系,朝美術的領域發展,但他卻堅持去讀理工組,後來發現並非興趣所在,走了一大圈,重拾畫筆,考取實踐服裝設計學系,感恩在實踐的學習過程中體驗到很多的素材,接觸流行的資訊等等。後來下定決心到日本從頭開始學習,在留學期間,主攻鋼鐵雕塑,在鐵的材質探索中,體會到鐵和陶有著一樣的特性,無形中,聯結起他從小即有的陶藝創作經驗。鐵要經過高溫的焠煉,得以彎曲造形;而陶土含有大量氧化鐵,經高溫還原後,也呈現出鐵的質感。鋼鐵作品外在造形的冷與內在蘊含的熱之間;升溫的熔融與冷卻的形塑,恰好像陶藝創作一樣,必經一番「試煉」過程,他頓時找到了創作的源頭。原來對造形的思考及材料的感覺,從小就隨著父親創作的耳濡目染中,潛移默化了。
2004年「變動中的結構」,是日本求學歸國後的第一次個展,發表了一系列的大型陶雕作品,嚐試表現工業遺跡般的金屬塊廢料質感,跳脫一般對於陶藝作品土的質感或釉色表現的印象,一方面保有土的延展與可塑性,另一方面則刻意處理色澤及質感,加強了鐵廢料的意象。2006年「解構與再構」,進一步透過位移的扭曲挑戰平衡與和諧,同時以大型雕塑推進陶藝量體構成的可能。系列作品除了有塊面的轉折之外,還有土層壓擠和堆積所製造出來的剝離感,但在殘缺、破碎的表象背後,有一種凝聚的力量。「就像是我們的社會,感覺像是被瓦解和解構的過程中,其實是在建構一種新的價值,而其中穩定的力量是依然存在的。」


展現塊體量感的「磐石」是構成的原點,變動中的結構則是磐石板塊位移、擠壓力道的探討
2012年「屈從的張力」系列的階段,關注的議題在於創作者與材料互動所形成的素材及造形張力。以木心版包覆幾何空間的方式,交錯編織出新的造型,呈現個別線條和塊面上的屈曲張力,以及量體包覆的量感。2015年「複構的風景」繼續素材與造型張力的探索,而將向內包覆轉換為連續向上動勢的構成,在內部不可見的構造上,依附向上交錯,攀附成具扭轉動勢的曲面。從壓縮、扭轉中化生為向上的力量,層層更迭。2016年「形隨力轉」展出雕塑新作,分為「綿延」、「機轉」、「迸發」、「昂揚」四個系列,呈現出他在造型方面的思辨與探求,造型結構呼應內在感知2017「物競心擇」展呈現近來自我探索過程的競合與抉擇。


楊上峰老師的作品「躍升」,以堅硬的鐵為材料,延展的形體表達出從根生土地開始探索生命,在沉潛謙卑中淨化心靈成長,而後泰然自信地躍升。該作品將於展後設置於中興大學校園做為公共藝術。



  •  RSS
  •  Facebook
  •  Twitter
  •  Google+
  •  Stumble
  •  Digg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